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延續過去推廣友善耕作的策略,讓水雉能有更多友善的環境作為繁殖棲地。根據今年度(111 年)菱角鳥夏季繁殖調查,發現水雉族群數量穩定成長,數量達 1622 隻,相較去年增加了 312 隻。 今年的夏季調查共調查到 1622 隻水雉成鳥,官田區仍為水雉主要分布的區域,占 71%。其次為麻豆區和下營區,分別占成鳥總數的 8%和 7%。今年官田、下營增加的隻數最多,麻豆及歸仁的數量也有明顯的增長。除了這些地區,柳營、六甲、鹽水、山上、新營仍維持穩定水雉繁殖的族群,安南、白河、學甲、安定等地區今年雖有水雉的蹤跡,但經調查員的觀察牠們仍在尋找適合繁殖的點。水雉利用的棲地類型仍以菱角田為主,大部分雛鳥及蛋的繁殖記錄,有 83%在菱角田被記錄到,顯示園區外水雉繁殖仍以菱角田為主。有 5%水雉個體則出現水稻田及尚未耕作的水田;顯示了這些水雉可能是飛到水稻田覓食,也可能在菱角田周邊等待時機,隨時搶攻棲地與爭取繁殖權。這次水雉棲息與繁殖地除了菱角田外,同時在水稻田、草澤等濕地和少數積水的旱地也都有被記錄到,水雉會利用多樣性多元化的濕地環境,顯示溼地各類型地景;生物多樣性的維護是非常重要的。水雉是一種生活在淡水濕地的鳥類,特化的腳趾使他們能夠在浮葉性植物上活動,並利用浮葉性植物的莖葉築巢和繁殖下一代,因此有大規模浮葉性植物;菱角種植區域的臺南,是水雉在臺灣很重要的棲息地。為了瞭解水雉在繁殖季的族群數量變化和棲地利用情形,水雉生態教育園區延續與特有生物中心生物指標研究室共同研擬之水雉繁殖季監測流程標準,在水雉的繁殖季(夏季)及非繁殖季(冬季)各進行一次臺南地區的水雉調查。由於 7 月底進入繁殖季高峰,水雉的領域範圍也大致底定,活動範圍較固定,因此會在此時進行水雉的族群調查。全台的水雉分布情形,則有賴全台鳥友的回報。全台水雉調查固定在每年 7/15~8/15 進行,只要在這段時間內,在臺南以外的地方看到水雉,就可以上水雉園區官網填寫表單(官網調查連結 https://reurl.cc/V1EVy5 ),或在 ebird 上傳資料進行回報。去年在新竹、嘉義、高雄、屏東、宜蘭和花蓮等全台各地都有水雉的蹤跡。因為疫情因素,參與這次調查的成員多為水雉園區的實習生和志工們,大家分別前往各自的調查區展開調查,並以調查軟體線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