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9日 星期五

花蓮奇美部落「玉米爆爆」輕食點心 「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以心連星 打造在地產業發展支援惡網



 

  嚐一口來自花蓮奇美部落的非基改硬質玉米打造的「玉米爆爆」輕食點心,美味不只是香脆且甜而不膩的口感,更是源於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東豐拾穗農場、統百食品及里仁公司的鼎力協助,帶動出復興本土有機硬質玉米加工產業鏈的契機;這份得來不易的暖心陪伴,成為慈心基金會近年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的大爆點!

 

    2015年慈心基金會承接國家發展委員會「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藉由推動一級農業轉型,向二、三級產業延伸,將利潤、技術留於當地,促進人才培力、產業鏈發展的完善化,讓部落得以蓄積自立自主、永續發展的豐沛能量。計畫的目標是要能透過輔導部落農民串聯在地有機農業、文化創意與觀光休閒等產業進行跨業加值合作,以解決花東部落因地理環境限制、一級產業農產品市場價格低迷、產業衰退等因素,而形成的人口外流、高齡化、在地文化傳承不易、部落難以自立發展等問題。

 

 

不只是地區發展 更為臺灣糧食自給率與食安留口元氣

本土玉米 從1%開始的拚搏

 

    慈心團隊進入花東地區部落後,首先盤點在地農業與環境資源,擬定農產業加值發展方向。其中,在花蓮奇美部落,慈心基金會選定耐運輸、耐儲存,部落熟悉、轉作有機容易,且加工多元性高的「硬質玉米」作為主要發展作物。而這個選定硬質玉米作的決策背後,實際上有著一份期盼改善臺灣糧食自給率、食品安全的用心。

 

    在當代食品產業中,硬質玉米製成的玉米澱粉、筋粉及高果糖玉米糖漿等產物,廣泛運用於各類加工食品之中:常見的糖果、點心、含糖飲料,到主食類中所添加的玉米澱粉,我們每天的飲食中處處可見其蹤跡。臺灣每年要耗資數百億,向美國、巴西等國採買高達四百萬噸的硬質玉米作為畜牧飼料,另外又購買34百噸的玉米粉進行各類食品加工;然而在如此大量的玉米消費量中,國內自產玉米的使用率卻不到進口量的1%。而大規模工業化栽種的進口玉米多為基改玉米,非基改玉米只佔非常少數,有機玉米更是寥寥無幾。

 

慈心基金會與奇美部落,希望透過栽種有機硬質玉米,從部落出發,帶動臺灣本土玉米加工產業鏈的發展;然而,這個復興本土硬質玉米的計畫,卻遭遇到臺灣玉米加工產業鏈嚴重斷裂化的考驗。

 

 

從採收、加工、研發到行銷 推動產業加值步步維艱

臺灣玉米加工產業鏈嚴重斷裂化  更增艱鉅

 

2017年,奇美部落有機玉米迎來了豐收季節,但部落因聯外道路崩塌未修復、有機田區分散,加上生產規模不足,不利於大型採收機具前來部落作業,為搶在梅雨鋒面報到之前完成採收工作,部落發揮合作精神,連在外就學的部落子女也都請假返家,全員以人工方式投入一株株收割的採收和玉米脫粒工作。

 

    當採收作業終於完成後,必須於當日烘乾玉米以避免產生危害人體的黃麴毒素,更是一場與時間賽跑的硬仗。在缺乏烘乾有機玉米場地的狀況下,慈心基金會向東豐拾穗農場求助,一袋袋60公斤裝的玉米粒由部落中的青壯年搬運上車,再一趟趟往返運輸至聯外的馬路邊,裝載到13噸半的大卡車上,送往距離部落20多公里遠的東豐拾穗農場進行烘乾。

 

    歷經迢迢的運輸長征與72小時的烘乾程序後,揀選玉米粒成為另一道難題。東豐農場原以處理米麥豆類為主,缺乏篩選玉米的設備,不得已之下,只好以篩選大豆的機器代打。因擔憂機器篩選良率,部落媽媽們決定再以手工逐一揀選多達15噸的玉米粒,耗時一週終於完成。

 

  要如何讓這批集結著眾人心力的非基改玉米粒原料走向市場國內廠商多以處理基改玉米為主,處理非基改玉米的廠商少之又少,里仁公司得知慈心所面臨的困境後,引薦了食品級非基改廠商統百食品。為了珍惜部落辛苦產出的每一粒玉米,並提高研磨玉米的得率,統百食品決心自行購買研磨設備,並配合生產設備改善及長達數月的研發試作,終於讓這批肩負著部落經濟發展與臺灣食安美好願景的本土有機硬質玉米,以「玉米爆爆」的嶄新姿態走向市場。不僅如此,大眾還能品嚐到玉米全榖的營養哦!

 

 

部落經濟高飛不斷線

「推動有機農業六星加值計畫」從心出發 困難無懼

 

        奇美部落族人口中的「蔣媽」(蔣金英)已年近七十歲,是奇美部落的耆老,同時以奇美文化發展協會經理的身份,成為六星計畫的重要推手。在提到慈心基金會一路陪伴的過程中,蔣媽哽咽地說,我們很簡單的心願就是希望族人能夠留在這塊土地生活;感謝慈心這樣陪伴我們,給我們能力像風箏一樣越飛越高……,但是心中又好怕風箏斷了線,若是離開了慈心,風箏掉了下來,該怎麼辦?蔣媽的一席話,道出了部落經濟發展中,對土地、對部落情感、對文化存續的深刻情懷,這也是慈心基金會一路相挺、對農友最深的眷顧。

       

    透過奇美部落有機硬質玉米發展產業加值化的過程中,重尋部落族人間合作互助的情誼與精神;在慈心基金會、東豐拾穗農場、加工廠商統百食品及里仁公司的支持下,用「心」連接起斷裂的產業鏈,讓眾人在這艱困環境中齊心並進所跨出的一小步,成為復興本土玉米的一大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